劳动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3:59:59   浏览:940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通知
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自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全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各地按照有关规定扩大了受案范围,建立起劳动仲裁庭和仲裁员办案制度,使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得到了及时处理,为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维护社会的安
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劳动争议数量上升,案件处理难度不断增大,由劳动争议引发的集体上访和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和社会稳定,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法》贯彻实施,推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结合政府职能的转换,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不仅直接承担着企业与职工劳动纠纷的处理,同时还发挥着稳定职工队伍、稳定社会的作用,是一项既涉及职工和企业利益,又关系到国家利益的重
要工作。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积极履行好劳动争议处理的工作职责。对有关劳动争议及处理的情况要注意研究分析,并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
二、按照《劳动法》和《条例》的有关规定,各地应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行政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各地要按照劳动部与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劳动监察机构配置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人员编制意见的通知》(中编办〔1994
〕224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与当地编制办公室进行联系和沟通,对本地区各级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出具体意见。没有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专门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地区要抓紧建立,已撤销的要尽快恢复,已建立的也要对照《条例》做好完善工作。

同时要按《通知》要求,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人员纳入行政编制管理,配备和充实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人员队伍。此项工作应于1995年6月30日前完成,以适应《劳动法》贯彻实施的迫切需要。
三、要加强与工会和经贸委的联系,不断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三方机制。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经常主动地与工会、经贸委协商,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应定期向仲裁委员会汇报工作,对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要由仲裁委员会决定。同时要积极探索实行三方原则处理劳动争议的新做法,
通过三方代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发挥作用,切实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四、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对目前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结案率下降的情况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全面实行仲裁庭、仲裁员办案制度等措施提高办案效率。力争今年年底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结案率达到85%以上。同时,要加强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和立案工作,
坚决杜绝个别地方对符合《条例》规定的受理范围的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及时受理的现象,保证企业和企业职工正常行使申诉权力。
五、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下大力气开展调查研究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新思路。



1994年11月2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修订镇江市鼓励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


关于修订镇江市鼓励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办法的通知

镇政规发〔2012〕11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经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对《镇江市鼓励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办法》(镇政发〔2006〕96号)作如下修改,请认真贯彻执行。

  将第九条第二款修改为:“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待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全部完成后自行失效。过去本市有关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镇江市鼓励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办法

  (镇政发〔2006〕96号通知印发,根据镇政规发〔2012〕11号通知修订)

  

  第一条 为鼓励和促进本市主城区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生态市的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主城区是指北起长江,南至312国道、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公路,西起戴家门路,东至横山东路的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区域。

  第三条 企业退城进区应当与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衔接,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必须与全市工业规划布局调整相结合,有利于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提高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升人居环境。

  第四条 主城区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工业企业应当根据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向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或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工业集中区转移:

  (一)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功能格局有影响的;

  (二)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搬迁的;

  (三)企业需要通过改造扩建、做大做强的;

  (四)实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企业土地的;

  (五)其他需要退城进区的企业。

  第五条 企业退城进区,应按照其行业特征在工业用地规划范围内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内统筹安排。

  第六条 企业实施退城进区除按规定可以享受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支持外,还可同时获得以下政策或服务支持:

  (一)用地供给:①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根据退城进区工业企业的用地计划,各辖市、区要在每年省下达我市用地计划的总盘中,优先安排退城进区工业企业的用地指标。符合镇发〔2005〕1号文件规定的项目用地,由市政府直接安排。②适当降低投资强度。工业企业退城后进入省级开发区的企业,土地投资强度一般为每亩不低于200万元,进入其他工业集中区的企业,投资强度一般为每亩不低于100万元。③给予政府收益扶持。退城进区工业企业原地块土地使用权,在符合城市规划和规划部门已明确功能的前提下,由市土地收储中心统一收储,入市交易后的土地出让总价款在缴纳出让规费和对原土地使用者的补偿费,并划出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收储基金、城镇廉租房保障资金)后,剩余土地净收益部分将根据退城进区企业的实际情况由财政予以补贴。其中,一般工业企业,可补贴土地出让净收益的30%;原高污染工业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北部滨水区、南徐新城区内的工业企业,可补贴土地出让净收益的55%,提前完成搬迁的再予补贴5%。

  市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补贴资金的监督使用,确保用于企业搬迁改造。

  (二)规划支持:所有退城进区的工业企业在原老城区内的工业用地,规划部门及时调整其用地性质。若原企业工业用地被规划为市政公共公益设施用地,由财政、国土、规划等部门按照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研究提出相应的补偿标准,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对已列入市人民政府确定的2010年前限期搬迁改造计划的工业企业,市发改、经贸、规划、环保、安监等部门不再办理其在原址上的扩建、技改工程等相关手续。

  (三)财税奖励:退城进区后的工业企业,自投产当年起两年内上缴税收地方留成的新增部分,由同级财政视情况给予奖励。

  (四)环保支持:对符合环保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退城进区企业,积极争取和优先安排国债资金、省、市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奖励资金。

  (五)规费减免:退城进区工业企业新址工程建设项目的城市建设配套费,按不高于应收数额的30%收取。工程建设的其他各种规费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费外,按不高于50%收取。

  (六)服务保障:退城进区企业涉及供水、供电、供气、交通运输的,由市建设、水利、交通、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燃气公司等相关职能单位按照规定和承诺,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第七条 实施退城进区的企业,应当向市经贸委提交退城进区的申请报告及实施方案,由市经贸委会同市发改委、规划局、环保局、财政局、国资委、国土局、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涉及项目申报的企业,按项目申报程序报批实施。

  第八条 申请实施退城进区的企业,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业申请;

  (二)企业退城进区的实施方案,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原房产、土地等情况;资产抵押保全情况;变现资金的使用投向;新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厂规划选址意见书、新址环境评价报告书(表)等;

  (三)已改制企业对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方向的承诺书;

  (四)其它审核机关认为必要的材料。

  第九条 本办法由市经贸委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待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全部完成后自行失效。过去本市有关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粮食储备局 等


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的通知
1999年6月11日,国家粮食储备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厅(局)、技术监督局,各中央储备粮管理公司、办事处、中谷集团,各粮检机构:
为全面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加强粮油质检工作,及时掌握粮油储存品质变化情况,适时推陈储新,准确界定陈化粮油,推广科学保粮,不断提高粮油质量水平,现将《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
1 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粮油品种的品质判定定义,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判定、试验方法等要求。
本规则适用于中央储备粮油、定购粮油、保护价收购粮油,其他性质的粮油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面标准被修订后,则引用修订后的新标准。
GB 1350--86 稻谷
GB 1351--86 小麦
GB 1352--86 大豆
GB 1353--86 玉米
GB 1354--86 大米
GB 1355--86 小麦粉
GB 1534--86 花生油
GB 1535--86 大豆油
GB 1536--86 菜籽油
GB 2716--88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T 5490--85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85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85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511--85 粮食、油料检验 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 5516--85 粮食粘度测定法(毛细管法)
GB/T 5520--85 粮食、油料检验 种子发芽试验
GB/T 5530--85 植物油脂检验 酸价测定法
GB/T 5538--1995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 10464--89 葵花籽油
GB/T 14488.1--93 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
GB/T 14607--93 小麦粉干面筋测定法
GB/T 15682--1995 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
GB/T 15684--1995 谷物制品脂肪酸值测定法
3 定义
3.1 宜存粮油:符合判定为“宜存”规定的,可继续储存的粮油
3.2 不宜存粮油:符合判定为“不宜存”规定的,需要轮换的粮油。
3.3 陈化粮油:符合判定为“陈化”规定的,不宜直接作为口粮食用的粮油。
4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4.1 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见表1、表2和表3)
表1 稻谷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
| | 籼稻谷 | 籼稻谷 |
| 项目 |--------------------------------------|--------------------------------|
| | 宜存 | 不宜存 | 陈化 |宜存 | 不宜存 | 陈化 |
|--------------------|--------|------------------|--------|------|--------------|--------|
|回归评分值,分 |≥70 |<70 | ---- |≥70|<70 | ---- |
|--------------------|--------|------------------|--------|------|--------------|--------|
|脂肪酸值, | | | | | | |
| |≤25 |>25--≤32 |>32 |≤25|>25--≤35|>35 |
|mgKOH/100g| | | | | | |
|--------------------|--------|------------------|--------|------|--------------|--------|
|粘度,mm2/s |≥4.5|<4.5--≥2.5|<2.5|≥10|<10--≥4 |<4 |
|--------------------|--------|------------------|--------|------|--------------|--------|
|品尝评分值,分 |≥70 |<70--≥60 |<60 |≥70|<70--≥60|<6 |
|--------------------|--------|------------------|--------|------|--------------|--------|
|色泽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
|气味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
--------------------------------------------------------------------------------------------------
表2 小麦和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
| | 小麦 | 玉米 |
| 项目 |--------------------------------------|--------------------------------|
| | 宜存 | 不宜存 | 陈化 |宜存 | 不宜存 | 陈化 |
|--------------------|--------|------------------|--------|------|--------------|--------|
|回归评分值,分 | ---- | ---- | ---- |≥70|<70 | ---- |
|--------------------|--------|------------------|--------|------|--------------|--------|
|脂肪酸值, | | | | | | |
| | ---- | ---- | ---- |≤40|>40--≤50|>50 |
|mgKOH/100g| | | | | | |
|--------------------|--------|------------------|--------|------|--------------|--------|
|粘度,mm2/s |≥4 | <4 | ---- |---- | ---- | ---- |
|--------------------|--------|------------------|--------|------|--------------|--------|
|面筋吸水量,% |≥180|<180 | ---- |---- | ---- | ---- |
|--------------------|--------|------------------|--------|------|--------------|--------|
|品尝评分值,分 |≥70 |<70--≥60 |<60 |≥70|<70--≥60|<60 |
|--------------------|--------|------------------|--------|------|--------------|--------|
|色泽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
|气味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
--------------------------------------------------------------------------------------------------
表3 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
| | 大豆 |
| 项目 |--------------------------------|
| | 宜存 | 不宜存 |陈化 |
|--------------------------|--------|--------------|------|
|粗脂肪酸价,mgKOH/g|≤3.5|>3.5--≤5|>5 |
|--------------------------|--------|--------------|------|
|蛋白质溶解比率,% |≥75 |<75--≥60|<60|
|--------------------------|--------|--------------|------|
|色泽 |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气味 |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
4.2 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见表4)
表4 食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
| | 大豆油,菜籽油 | 花生油,葵花籽油 |
| 项目 |--------------------------------|--------------------------------|
| | 宜存 | 不宜存 |陈化 | 宜存 | 不宜存 |陈化 |
|--------------|--------|--------------|------|--------|--------------|------|
|过氧化值, | | | | | | |
| |≤8 |>8--≤12 |>12|≤12 |>12--≤20|>20|
|meq/kg | | | | | | |
|--------------|--------|--------------|------|--------|--------------|------|
|酸价, | | | | | | |
| |≤3.5|>3.5--≤4|>4 |≤3.5|>3.5--≤4|>4 |
|mgKOH/g| | | | | | |
--------------------------------------------------------------------------------------
4.3 回归评分值(Y)计算公式:
Y籼稻=70.7+0.07X发芽率--0.25X脂肪酸值+1.70X粘度
Y粳稻=86.3+0.005X发芽率--0.61X脂肪酸值
Y玉米=80.5+0.10X发芽率--0.34X脂肪酸值
说明:为了计算回归评分值,需要检验发芽率。
4.4 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
5.1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适用于安全水分条件下正常储存的无污染的粮油。
5.2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划分 把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划分为两部分:品尝评分值作为品尝指标部分,其他指标作为理化指标部分。
5.3 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
5.3.1 稻谷 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稻谷;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稻谷。
5.3.2 小麦 有一项理化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小麦;判定小麦是否陈化,则以品尝指标为准。“宜存”和“不宜存”的品尝指标是参考指标,不是判定指标。
5.3.3 玉米 回归评分值是参考指标,不是判定指标;其他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有一项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玉米;判定玉米是否陈化,则以脂肪酸值为准。
5.3.4 大豆 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大豆;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大豆。
5.3.5 食油 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食油;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食油。
5.4 除每年两次常规性的检测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外,还应根据储存过程中粮油的具体情况,随时扦样检测其品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粮油损失。
5.5 其他类稻谷的归属 其他类稻谷的归属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部门自行规定,其中省间调拨稻谷按调出方规定执行。
6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的详细规定见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