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23:20:15   浏览:990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转发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津政办发 〔2012〕29 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
市财政局拟定《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和管理办
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自2012年5月1日起施
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
         公建建设和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的建设和管
理,科学合理配置和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居住区服务品质,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是新建住宅项目中必须
控制以保障民生需求、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

教育、社区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含菜市场)、行政

管理和市政公用等六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非经营性公建按居住

区、居住小区、组团三级配置。
  本办法所称开发建设单位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示范小城镇
投融资建设公司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

移交和配套费收支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
性公建建设管理工作。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负责辖区内新建住宅
配套非经营性公建的建设和相关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国土房管和审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
工,依法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以下新建住
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负责监督辖区内由开发建设单位实施的新建住宅配套
非经营性公建项目的建设,组织实施移交等工作;参与辖区内新
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论证。
  (二)负责提出辖区内独立选址非经营性公建项目年度建设
建议计划,组织项目前期工作并负责建设投资计划申报;负责组
织辖区内独立选址的非经营性公建设施建设。
  (三)负责与开发建设单位签订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
性公建建设合同,向开发建设单位开具新建住宅准许交付使用非
经营性公建配套证明。
  (四)负责辖区内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配套费(以下
简称公建配套费)的征收。
  (五)负责辖区内非经营性公建统计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应按照统筹平衡、规
模适度、功能齐全、区位合理的原则,根据我市居住区公共服务
设施配置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各级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应与同一街区内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整体选址、整体出让或划拨。
  第七条 规划主管部门在下达居住用地规划条件或选址意见
时,应明确配套非经营性公建的名称和规模要求。
  国土主管部门应将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移交等内容,作
为土地使用条件,在发布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时予以公布。
  开发建设单位在参与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竞标活动时,

应充分考虑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成本,自主报价。
  第八条 同一街区内结合住宅建设的非经营性公建建设用地
依住宅性质采取出让或划拨方式供应。未与住宅项目处于同一街
区且独立选址的非经营性公建建设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应。
  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中应当明确土地受
让人应承担的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和移交义务。
  第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在审批(核准、
备案)住宅项目时,要明确配套非经营性公建的投资和建设规模。
  第十条 开发建设单位在报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设计
方案时,应当在规划设计文件和总平面图中标明配套非经营性公
建性质、名称、位置和规模等内容。
  规划主管部门在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前,应就规划方案
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意见,并反馈采纳情况后批复修建性
详细规划方案。
  开发建设单位应依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约定
的非经营性公建建设义务以及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
划或总平面设计方案,编制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方案,并报市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开发建设单位与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批复
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设计方案和经备案的房地产项目开发
建设方案签订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合同,合同
中应载明非经营性公建项目名称、位置和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标
准、开竣工日期、交付使用条件、设施移交等事项。
  开发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期完成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
设,并将合同履行情况报告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应与住宅项目同步规
划设计、同步配套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不得销售,建成后应无偿进行移
交。
  第十三条 新建住宅项目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要求配建齐全
非经营性公建。
  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要求配建齐全非经营性公建的新建住宅项
目,应当按规定标准向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公建配套费。
  第十四条 公建配套费按照住宅建筑面积每平方米70元标准
收取。公建配套费收费标准的调整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经市价格、财政主管部门研究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五条 公建配套费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应纳入区县级
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本着"区(县)征收、区

(县)使用"原则,收入全额上缴区县级国库,支出由区县财政

部门核拨。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与开发建设单位签订的天津市新
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合同,向开发建设单位开具缴款通
知书,同时将缴款通知书抄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区县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会同区县财政部门应按月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
财政部门报送公建配套费收缴情况。
  开发建设单位应在申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一次性足额缴
纳公建配套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发放新建住宅项目建筑
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应查阅开发建设单位与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签订的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合同及公建配套
费缴费证明。
  第十六条 公建配套费支出实施审批管理。所收费用统筹用
于独立选址非经营性公建设施建设和管理费用,不得超范围使用。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0月30日前,将下年度独立
选址非经营性公建项目建设建议计划报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确定下年度全市非经营性公
建建设计划。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年度非经营性公建建设计划和各区
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项目申请,下达非经营性公建项目建
设投资计划,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下达的建设投资计划向
区县财政部门申请核拨公建配套费。区县财政部门根据市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下达的非经营性公建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向区县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拨付建设资金。
  第十七条 市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对各区县公建配套费收缴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公建配套费不得随意减免,国家和市人民政府有
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纳入出让或划拨用地范围内的非经营性公建,由
开发建设单位按照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合同以
及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或者总平面设计方案
要求投资建设,建成后无偿向区县有关部门移交。
  独立选址的非经营性公建,由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使用公
建配套费投资建设,建成后无偿向区县有关部门移交。
  示范小城镇配套的非经营性公建,由开发建设单位实施统一
建设,建成后无偿向区县有关部门移交。
  新家园居住区范围内的非经营性公建的建设按照《天津市新
家园居住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津政办发〔2007〕64号)执行。
  第二十条 住宅开发项目依法转让的,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
设义务一并转移。项目受让方应在受让项目后15日内持转让有效
证明文件到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
营性公建建设合同变更手续。
  第二十一条 在核发新建住宅准许交付使用非经营性公建配
套证明前,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进
行实地核查。
  对按合同约定完成非经营性公建建设且符合交付标准的开发
建设单位,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申请5个工作日内核发
新建住宅准许交付使用非经营性公建配套证明。
  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开发建设单位,区县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非经营性公建交付标准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另行研究制定。
  第二十二条 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参照我市直管公产房屋相关
规定办理产权登记,由所在区县房屋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管理。
  开发建设单位应在取得新建住宅准许交付使用非经营性公建
配套证明3个月内、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自行组织建设的非经
营性公建应在取得竣工验收备案3个月内,并办理完毕房地产权
证后,完成配套非经营性公建移交。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单位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同时组织各相关部门和接收单位与开发建设单位及时签订移交接
管协议。
  接收单位自移交接管协议生效之日起承担非经营性公建的相
关管理责任。
  第二十三条 取得新建住宅准许交付使用非经营性公建配套
证明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非经营性
公建交付标准进行移交,接收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增加接收条件。
  第二十四条 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应按照规划设计用途使
用,不得挪作他用。建设、使用单位不得将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
建出租、出售或抵押。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至2017年4月

30日废止。市物价局、原市建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

住宅建设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津价房地字

〔1997〕96号)同时废止。
  
  附件: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范围表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天  津  市  规  划  局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天  津  市  财  政  局
           二 〇 一 二 年 二 月 十 五 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印制发放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印制发放办法的通知
发布文号:厅职评字〔2007〕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
现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印制发放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章)
二○○七三月二十七日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
从业资格证印制发放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印制发放管理工作,根据《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以下简称从业资格证)是指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通过岗位培训并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合格后取得的资格证件。
第三条 受交通部委托,交通专业人员资格评价中心(以下简称评价中心)具体负责从业资格证的印制、分发和编码规则的制定工作。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从业资格证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从业资格证管理工作。
第四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每年12月底前向评价中心申报次年所属各地市从业资格证用量计划(见附件1),如有特殊变动,应提前1个月通报评价中心。评价中心通知印制单位按各省上报的数量印制,并分批将证书发送到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第五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提前10天将从业资格证所需款项汇到评价中心指定账户。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收到从业资格证后,应进行验收核对,确保数量准确无误后签退回执。
第六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建立证件分发登记制度,严格从业资格证发放、登记和领取手续。
第七条 从业资格证实行全国统一编码,编码由区域代码、专业代码、等级代码、变更码、年份码和流水码6个部分19位数字组成(见附件2)。
第八条 建立从业资格证发放管理软件系统,逐步实现从业资格证数据存储、共享、打印和信息查询等功能。
第九条 从业资格证发放人员应逐项认真填写从业资格证项目,逐栏审核从业资格证填写内容,确保填写内容齐全、信息准确。
第十条 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建立从业资格档案。从业资格证档案号码应与从业资格证号码一致。
第十一条 从业资格证使用直径为20mm(少数民族地区名称过长的可用25mm)的红色圆章,内嵌“××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从业资格证专用章”字样。由发证机关在发证机关栏内加盖“证件专用章”,印章由各设区的市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自行刻制。
第十二条 证件钢印为直径30mm的钢质圆章,内嵌“××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从业资格证专用章”字样。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使用计划申报表
http://www.moc.gov.cn/06pingjiazx/wenjiangg/200704/P020070403563367816492.doc
附件2: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编码规则
http://www.moc.gov.cn/06pingjiazx/wenjiangg/200704/P020070403563367965823.doc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作人员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福建省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作人员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福建省政府


规定
为了进一步做好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使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及时退下来,促进职工队伍更新,起用和造就一代新人,加速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四化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对我省工作人员退休
若干问题,作如下暂行规定,请遵照执行。
一、干部退休要制度化。凡符合《暂行办法》规定的退休条件的干部,均应按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闽组〔1984〕055号《关于认真执行干部离休、退休制度的规定的通知》精神,按时办理退休。超过退休年龄没有及时退下来的,其继续工作的时间不计算工作年限,不计发工龄
津贴。超过半年者,可改发退休费。
符合国务院国发〔1983〕141、142号文件规定,可以暂缓退休的高级专家或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和个别确因工作需要,身体又可坚持正常工作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经正式批准后,方可在批准延长的时期内暂不退休。
符合退休条件的工人,也按上述原则处理。
二、工作人员退休后除按《暂行办法》的规定享受退休费和国务院国发〔1985〕6号文件规定的生活补贴费外,可适当加发退休补助费,补助费标准如下: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三十年的,加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百分之十五;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二十五年不满三十年的,加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百分之十;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不满二十五年,加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百分之五。
一九五三年一月一日以后参加革命工作,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三十年的,加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百分之十;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以上的,加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百分之五。
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不满二十年的人员,不另加发退休补助费。
三、按本规定加发的退休补助费与退休费(含特殊贡献待遇)之和,最高不得超过本人退休前的标准工资。
四、退休费(含特殊贡献待遇)与退休补助费之和,低于四十元的,按四十元发给。
五、凡符合《暂行办法》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除按《暂行规定》发给退职生活费外,可按下列标准加发退职人员生活补助费: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十七元;企业单位的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十二元。
六、退休补助费和退职生活补助费,每月随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一并发给。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拨款,在原单位退休金的科目中列支;企业单位在营业外列支;由民政部门发放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所需增加的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预算安排。
七、为了增强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闽政〔1982〕44号《关于批转省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省编委、省人事局一九八五年五月十日联合下达的《关于配备退休干部专职管理人员的通知》,调整充
实退休干部管理机构,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
八、本暂行规定从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执行。并适用于在此之前退休、退职的工作人员。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今后国家若有新的统一规定,则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1986年6月16日